血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
血常规检查可以反应身体中出现的异常病理变化,可以诊断是否贫血,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,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。血常规检查是体检中常见的项目,需要空腹进行的。通过血常规检查,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,比如贫血,血液系统疾病等。血常规检查比较简单,一般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出结果。那么,血常规检查有什么意义?
血常规检查虽然不是很具有特异性的检查项目,但由于血液是在身体中不断循环的,并会流经身体各个重要组织器官,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,调节和维护人体各处机能活动和内外环境的平衡。人体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异常变化,血液的各种指标也会出现异常,因此检查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量和质的变化,就可以辅助判断身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。
血常规检查中的数据都是较为敏感的指标,身体中出现的异常病理变化都会在这些数据指标中反映出来,其中又以白细胞、红细胞、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,所以血常规检查是体检中的一项重要常规检查项目,很多看似健康的人都可能会出现血常规检查异常。此外,一些已经确诊疾病,并在治疗中的患者,也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,不仅可以观察治疗效果,还是医生用以判断患者疾病是否痊愈,是否需要继续用药等的重要依据。
血常规检查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,应开始禁食12小时,以免影响检测结果。抽血时应放松心情,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,增加采血的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