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常规蛋白质偏高是怎么回事
高尿蛋白是指在尿中检测到的过量蛋白质,这是肾损伤的重要指标。最新的研究发现,服用不良中药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,尿蛋白的数量反映了疾病的程度。因此,当患者发现尿蛋白高时,必须尽快治疗,避免尿毒症的发生,增加治疗难度。
当尿液检测显示尿蛋白较高时,肾脏疾病是首要考虑因素,因为肾脏疾病是高尿蛋白最可能的原因。一般情况下,蛋白质会被吸收回来,如果肾脏受损(根据肾纤维化的原理即肾纤维化开始启动),肾脏重吸收功能下降,会使一些蛋白质泄漏,导致尿蛋白质的产生,从而出现尿蛋白高。
尿蛋白的原因
1、肾性蛋白尿
肾组织性蛋白尿,又称分泌性蛋白尿:在尿液形成过程中,由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渗入尿液;
肾小管性蛋白尿: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重金属盐中毒、间质性肾炎,肾静脉血栓形成和肾动脉栓塞。
2、非肾性蛋白尿
下尿路蛋白在尿中混合引起蛋白尿:见于尿路系统感染、尿路上皮细胞脱落和泌尿道分泌粘蛋白;
流体性蛋白尿,也称为溢出性蛋白尿:如多发性骨髓瘤;
组织性蛋白尿:如恶性肿瘤尿液中的蛋白质,病毒感染产生的宿主蛋白等。
尿蛋白偏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:
1、尿频:排尿时感到疼痛,尿液颜色深或有潜血;
2、尿液或粪便带血:任何异样的流血或受伤;
3、腹泻(24小时内4-6次),并且愈加严重;
4、恶心,呕吐(24小时内4-5次以上),胃口不好(影响正常饮食,吃药也无法缓解);
5、头晕,体虚无力,肌肉极度无力或抽搐(有可能是电解质混乱的迹象),无法从事正常运动;
6、心悸、心跳加快;
7、脚、脚踝或腿有异常浮肿,或1周内体重增加3-5斤;
8、新出现皮疹,皮肤瘙痒;
9、精神状况的变化,如混乱,或癫痫发作。
通过以上讲解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若有疑问需要获得帮助,请通过康掌柜在线客服进行咨询了解。
更多体检信息,敬请关注康掌柜体检常识栏目(www.zgui.com/commonsense/)